刑事案件中,罚款是常见的一种刑罚形式。但是,有些被判罚款的人,并不一定会自觉地缴纳罚款,这时候就需要强制执行。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罚款会被强制执行呢?
首先,被判罚款的人没有在法定期限内自愿缴纳罚款,就会被视为拒不缴纳罚款。这时候,判决书上会注明罚款逾期未缴,可以被强制执行。执行法院会发出强制执行通知书,并采取一些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来强制执行罚款。
其次,如果被判处罚款的人无法在法定期限内缴纳罚款,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缓缴。如果申请被批准,缓缴期内不会被强制执行。但是,如果缓缴期满后仍未缴纳罚款,就会被视为拒不缴纳罚款,执行法院会再次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此外,如果被判罚款的人拒绝配合执行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也会被视为拒不缴纳罚款。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强制拘留、限制出境等,来迫使其缴纳罚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判罚款的人已经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罚款可以被继承人或者监护人代为缴纳。如果继承人或者监护人也无力缴纳罚款,就需要向执行法院申请减免或者免除罚款。
总之,在刑事案件中,罚款是一种常见的刑罚形式。被判罚款的人必须按时缴纳罚款,否则就会面临强制执行的风险。因此,在接到判决书后,被判罚款的人应该尽快缴纳罚款,以免被强制执行带来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