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法律上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呢?
首先,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满18周岁的人均为未成年人。法律对未成年人有着严格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权益。
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法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刑法》,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时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些规定的出台,为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
除此之外,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监护人应当尽到监护责任,对未成年人进行爱护、教育和保护,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如果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造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监护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提高监护人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健康、阳光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