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标在市场竞争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一些企业中,违法使用他人注册的商标并非罕见事件。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合法持有者的利益,也会导致恶性竞争和社会混乱。
最近一个具有代表性且备受关注的案件是某家公司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品名称“XXXX”的专用权而被起诉。据判决书显示:原告于2012年获得该商品名称“XXXX”的注册证书,并于次年开始在国内外销售相关产品;而被告从2016年初就开始以相似甚至几乎相同字样作为其自身品牌进行推广活动,并逐渐占领市场份额。
对此事审理时,法院认定:1、原告享有该品名专用权;2、被告未取得任何授权即擅自使用与原先已经存在且可区别度较高实质上类似或基本一致字样进行营销推广属于构成商标侵犯行为;3、因此需赔偿10万元损失费及停止不正当行径等后续处理措施。
以上裁判结果充分说明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所带来积极效应——打击非法篡改他人知名品牌形象现象更显明确!
同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避免仿制/借鉴其他厂家或个体户设计;
- 通过查询公示信息核查是否存在同类型(分类)/语义相关命名出现过;
- 检查文化差异下可能造成误解歧义问题;
- 建议提前寻求律师意见降低风险系数等。
总之,“良心”地规范运营模式将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大有助益!